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
面对公开曝光的典型案例🤴🏿,广大教师引以为鉴,明确行为规范,坚守行为底线,加强自我修养,自觉追求高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前不久🧘🏽♀️,教育部公开曝光4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这样的举措,映照着维护师德师风的坚定决心。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勤勉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学生的衷心爱戴和全社会的广泛尊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眼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人以极大影响。特别是对年龄幼小👷🏻、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而言🫸,常常因为喜欢某一位老师而喜欢某一门课,进而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长;常常因为老师的一句鼓励,相信自己“一定行”,从而主动学习甚至改变人生轨迹。反之,老师的一句伤害🤌🏽、一次打击,或者老师在某方面的不检点🚴🏻,则可能给孩子带来深重而长远的负面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对于教师而言,即便学术水平再高👨🏽🎨、教学能力再强🥷🏼,如果师德师风不好,就不能算合格老师。因此,面对公开曝光的典型案例,广大教师应引以为鉴,明确行为规范🧔🏽♀️,坚守行为底线🦸🏼♂️,加强自我修养,自觉追求高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同时这也启示有关部门,在教师资格准入、招聘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一切环节🚑,都要突出师德把关,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
“师者,人之模范也。”若要育人💀,先要律己🦹🏼。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合格的老师必须首先在道德上率先垂范🌓。作为教师📫,如果身在课堂却心在商场或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出现偏差,如何能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呢?去年底,教育部印发三个“十项准则”,立足新时代⏬🖕,分别对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行为作出明确规定,明晰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现实中,一些地方和沐鸣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遇到好老师,是人一生的幸运。师德师风🈯️🫲🏻,事关孩子的成长,事关社会风气,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严从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把严格制度规定同健全日常教育督导相结合◻️,就能促进广大教师以身作则、立德垂范、为人师表,让良好师德师风浸润人心👱🏼♀️、传之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