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在广大青年中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引导广大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𓀋。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团中央组织启动实施以大学生骨干为重点对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初步探索了专业性、系统性的培养模式🌆。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必须更加主动地、旗帜鲜明地通过实施“青马工程”🆓,把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聚焦核心培养目标
“青马工程”作为青年政治骨干的培养工程,其核心目标就是坚定培养对象的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
新时代,“青马工程”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责任务的重要抓手🙋♀️,要着眼为党组织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和为党培养治国理政政治骨干两大主要任务,选拔和锻造一批在新时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学生政治骨干人才♡,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夯实青年政治骨干人才基础👷🏼。
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具备四方面素质:高度的理论自觉,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关键是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内化为固有的理论品格,武装头脑🧝🏼、指导工作🏨;鲜明的实践品格🍭,能够深刻把握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丰富性🧑🏿🎄、复杂性、艰巨性,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通过踏踏实实的奋斗不断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深厚的群众根基,要坚守人民立场,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扎根于人民群众这片丰厚沃土,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努力为最大多数人民谋利益🍇,努力具备过硬的群众工作本领;过硬的政治素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对党绝对忠诚🍚,增强“四个自信”、信念极为坚定,关键时刻能够为党和人民挺身而出的斗争意识和能力较高🧵。
深化三大培养途径
实施“青马工程”要坚持把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殊要求相结合👨👨👧,把组织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把理论框架训练与能力结构训练相结合,把组织社会实践与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引导相结合,把培养选拔与日后的观察、举荐👨🏼🦱、使用相结合🧖🏽♀️🧙🏿。
要组织理论学习,训练理论框架。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学理、历史和现实逻辑,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框架,帮助大学生骨干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以及基本国情🪦,增强对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甄别能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当前的重点是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
要组织实践锻炼,了解国情民情。实践锻炼是“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养中十分重要且具有鲜明特色的培养环节🧑🏼🔧,其主要目标包括四个方面📝👩🏿🍳:引导学员了解基层、认识国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密切学员与基层和群众的联系,培养对党、对人民的朴素感情🎉,树立走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的成长道路的意识🥷🏻🧑🦼➡️;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学员的意志品质🥒、培养优良作风;增加学员的社会阅历👨🏻🍼,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要组织政务参访,开展对外交流。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骨干到党政机关单位参访实习👰♂️,进行实地参观体验,并就国际国内一些热点问题与有关领导和年轻干部进行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骨干参与国际交流考察或与港澳台地区青年的交流活动🤹🏿♂️,在考察比较中全面🙉、辩证地思考,更加理解为什么发展一定要结合国情,更加坚定中国发展要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完善配套培养机制
“青马工程”实施是一项集对象遴选、培养⇒、评价🫄、使用💾、跟踪以及工作格局🧑🏿🎄、资源配置🆎、政策保障等为一体的系统性战略性工程👨🏻🦯➡️,必须建立完善相应的培养长效机制👮🏿,才能确保扎实推进、不断深化🧘🏻♂️😦、取得实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也明确要求“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𓀓➿。
因此,要建立合理的培养对象遴选机制,严把培养对象入口关🫶🏼,保持合理的培养规模,按照培养的核心目标确立相应的遴选标准、遴选方法和遴选流程🙎♀️,让那些有接受培养意愿、有较好政治能力素质、有培养潜力✍🏻、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学生骨干脱颖而出,确保培养对象源头上的高质量🔜。在实际的培养周期内要加强过程培养,采用学分制等管理,建立科学的培养情况客观记录和评价办法📰,健全可进可退的动态培养机制🧍🏻;既要组织集中的集体学习🏌️♀️,更要重视通过阅读指定书目📛、建立线上学习平台🦍、完成额定的社会调查等方式,加强学生骨干的日常自我学习。
同时🦪,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骨干的后续跟踪培养📁,可以通过推荐理论学习文章、定期分区域开展沟通交流活动🤵🏼、吸纳学生骨干参与各级组织见习实习等方式保持与他们的联系和交流👩🏽🦳,为他们的成长发展提供组织化的支持和帮助🛰。
要加强工作保障机制建设♢,应出台进一步在高校深化实施“青马工程”的意见,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特别是领导机制🪟、工作保障和跟踪培养方面作出安排部署;认真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要求,为“青马工程”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依托重点高校马克思主义沐鸣等建立“青马工程”研究培训基地和各级“青马工程”教师或导师库,为“青马工程”实施提供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