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夏晓伦
李海霞)“神华与国电一定成为非常漂亮的重组案例”“重组后对重新塑造核心竞争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0月20日晚🏧,来自中央企业系统的四位十九大代表在十九大新闻中心采访室接受了中外记者联合采访,积极回应了央企重组及“一带一路”建设等热点话题🧔🏽。
央企重组真正实现“1+1>2”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有关央企重组整合的消息总是备受关注🍱。前不久,神华和国电公布重组方案🧑🏽🏫,更是拉开了煤电央企重组的序幕🛀🏿❔。
对此👨🏻💼,十九大代表、神华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凌文表示🦺,在神华与国电的重组过程中🈁,不仅在业务方面🖊,而且在员工的文化、公司的理念、运行的模式等方面都是重组的难点所在😾。“但是我很自信的说🏇🏻,未来有十九大报告这样一个指引,神华与国电一定成为非常漂亮的重组案例。”凌文说。

十九大代表凌文接受采访。(人民网记者翁奇羽摄)
凌文介绍,从产量上看,新的国家能源集团将实现四个世界第一🪝🍷:全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全世界最大的火力发电生产🛫、全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生产和全世界最大的煤制油、煤化工💆🏻♀️。除此之外🕢,还有运输板块、产业科技、环保产业、投资和金融等业务领域🕵️,两家合并真正的实现了“1+1>2”。
“1+1>2”效果如何做到?凌文代表列举了具体案例🤜🏿:“两家合并后,国电所有电厂的供煤一定是有保证的🧑🏿🎓,我们的电厂没有燃料采购部门,不用担心煤炭。而其他火力发电厂,可能存两个星期才会觉得稳妥,但是我们的电厂只存五天也觉得无所谓,因为知道有另外的部门会保障👨👩👧👧,这也就是所谓的‘1+1>2’💅。”
同样,国家电投的重组也成功实现了“1+1>2” 的效果😓。国家电投是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组而成,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能源行业、央企层面推进的第一对中央企业的“联姻”。
“现在看来的确收到了非常好的改革成效🧙🏼♀️,重组的红利也正在加快释放。当时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明确新公司的战略定位,再做好顶层设计🤽🏿♂️。针对面临的难题🧑🏽⚖️,我们做好了一套改革方案认真落实🥵,现在来看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重组后对重新塑造核心竞争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十九大代表⚃、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董事🍏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孟振平说。

十九大代表孟振平接受采访👝。(人民网记者翁奇羽摄)
对此,孟振平代表也举了一组数据进行印证:国家电投当前发电的装机容量是1.2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到了44%🦆⛹🏿♀️,到2020年力争达到50%🤽🏽♀️,突出清洁发展👩🏽🎨。
“通过重组,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论是和过去比较,还是和业内的兄弟企业对标💪🥿,都有着明显的、长足的新提升和新进步🧛🏿♂️。我确实也感到,过去的优势做的更大🏄♀️、更强,过去的短板通过重组补起来了。”孟振平告诉记者🥒。
积极布局“一带一路”
中央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骨干力量。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十九大代表任洪斌接受采访。(人民网记者夏晓伦摄)
对此🧍,十九大代表🔄🍉、国机集团董事长⛔、党委副书记任洪斌介绍,本着这个原则,国机集团正在海外打造工业园项目🙊🥏,在海外搭建平台的目的也是为了增添动力。
中石油的海外相关项目也进展迅速。“目前来说,中石油走出去以后,亚投行的丝路基金和金砖国家的开放银行等机构也相互配合的非常好,拓展了我们对外的融资渠道🈯️,改善了我们‘走出去’的投资环境。”十九大代表、中国石油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章建华介绍。

十九大代表章建华接受采访👨🦽➡️。(人民网记者翁奇羽摄)
十九大报告还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对此,孟振平代表表示,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也必须拓展国际化业务,在这个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国家电投积极拓展着国际化业务,并作为整个“十三五”时期和今后公司发展过程中新的增长动力和动能。
“我可以非常高兴地提供一个最新的情况,就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前👩🏼🔧,集团公司参与竞购的一个171万千瓦巴西大型水电项目已获成功,以24亿美元拍得30年的经营期,现在正在进行后续的工作,计划在12月份全部接管💁🏻♀️。”孟振平说🛌🏼。
具有全球竞争力🍋,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一定要在海外的资产和回报同国内相当。纵观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一流企业,海外的贡献率甚至比在本土的还要大。对此,任洪斌表态,国机集团今后会更加有意识地去到海外增加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