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0时,CCTV-1播出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第六集《守住绿水青山》。
本集聚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论述出发,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视频《将改革进行到底》 第六集 《守住绿水青山》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前所未有的推动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一场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深刻变革🧑🏼💻🪅,就此开启🚛。在这一《决定》中,全面、清晰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
这是继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后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重要论断🧑🏼⚖️。
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后,习近平多次讲到,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

2013年9月7日,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正在这里访问的习近平主席,用直白的话语,剖析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主席: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贯穿在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它打破了简单地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生动地讲述了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早期实践——治理福建长汀水土流失
上世纪80年代😌🏨,福建省长汀县,由于过度砍伐🏊🏻♂️♿,曾经繁华富庶之地👨🏼🎤,变成了“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贫困地区。

为了治理长汀的水土流失🧙🏼♂️,当时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五下长汀,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长汀人大规模治山治水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治理,长汀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62.8万亩,实现了从荒山到绿洲再到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

上个世纪80年代,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的时候,就提出了“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的理念;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反复强调,资源开发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效益的协调;而在浙江,习近平大力推动生态省建设🛗,并直接推动当地“自然休养”、“生态补偿”等改革探索。
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出台
2015年新年刚过🔚,北京一个僻静的院落,迎来了中央编办🧛🏿、发改委、财政部等12个部门的负责同志。被誉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四梁八柱”的关键文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开始在这里酝酿。
由于这项重大改革要整合十多个方面的工作💆♀️,触及多个部门的“奶酪”🦹🏽,争议🦵🏻🟥、阵痛🔦、醒悟🧕🏼、选择👳🏼♀️,在这间会议室里频繁发生着。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为了提高改革质量♥︎,专项小组组成了跨部门小组来共同推进🚣🏽。

2015年9月22日👩🏼🚒,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社会公布✧💑。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被锁定在这八项制度上——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里,引人瞩目地提出了要树立的六个重大理念——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

青藏高原的三江源,39.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众多的河流、湖泊🤺、沼泽和冰川。它们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每年向下游供应水资源达600亿立方米➛,被誉为“中华水塔”。
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条块分割☠️、管理分散🌛、各自为政🧓🏻🧑🏻💼。在规划和保护体系的形成当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2015年12月9日,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九次会议。在审议通过的八项改革方案中,《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位列其中👩🏻🏭⚈。
通过三江源的国家公园🐥,来探讨将来国家公园建立的一些体制,使得它将来从产权上⛹️♂️🐊、从财政上、从管理上能够不是部门分割,而是有更协调的发展。
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

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数据库里,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用五彩的色块标注出不同的主体功能。
红色是禁止开发区,绿色的大片是二类限制开发区🎃,亮绿色的是一类限制开发区,橙色的是重点开发区📙。
在这个版图上🤚🏼,过去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
继全国28个市县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后,海南省率先试水,成为全国首个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地区🧕🏽。今年“多规合一”省域改革试点再次扩围至九个省份,推动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一张蓝图干到底”。
在这个版图上,过去多个部门划分生态红线,存在的破碎问题,得到了解决🍣。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让保护生态,只有一条红线🏄♀️。

面对这条生态红线,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七个字的要求——“不能越雷池一步”。
按日计罚 治理企业“任性”排污
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制定修改的法律就有十几部之多,其中新制定和修改幅度较大的法律有六部。可以说,当今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构建起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

在罚款方面增加了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就是按日计罚🍷。
2016年6月30日🫷🏿,河南洛阳香江万基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江喜忧参半。
喜的是,企业两台完成脱硝改造的锅炉终于实现达标排放📗。忧的是,根据新《环保法》按日计罚👨🏽🎨、上不封顶的法律条文,王江累计收到的罚款总额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9663万元。这个数额相当于企业三年利润💆🏻♀️。
最终👳🏼♂️,近亿元的环保罚款在上级企业的帮助下如期缴纳🏯。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企业建成了新标准的环保设施。
记者前去采访的这一天,河南洛阳笼罩在雾霾中🥦。不少企业因环保问题被限产停产,而王江的企业却因为超低排放,可以开足马力生产。
中央环保督察组掀问责风暴
201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河北省石家庄,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
在随后的时间里,督察组相继进驻23个省区市,问责人数超过万人👎🏻。

这场自上而下的环保风暴前所未有的猛烈,其力量就源于这份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及时推出的《环境保护督察方案》。
对于这份改革方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要求将环境保护督察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抓手,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
接受群众举报👨🏼🚒,约谈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污染企业调查取证👑。督察组雷厉风行🤦🏽♂️,敢于硬碰硬。
上海📀、北京🖱、重庆、甘肃、陕西等省市的多个地方,因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被点名批评🐘。
坚决向错误的发展观、政绩观说“不”
然而👩👩👧👦,有的地方环保考核不达标,但是经济社会考核优秀👱🏻♀️。还有的地方🎩,政府主动帮排污企业交排污费。
督察可以治标🛴👩🏼🏫,那么,如何治本呢?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再不要以GDP增长论英雄了。

2016年12月22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正式公布,生态责任成为政绩考核的必考题。发改委、统计局、环保部、中组部等部门又相继制定了《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领导离任审计、责任追究,首次进入生态领域
对于一些官员来说,政绩观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彻底改变的。在一些地方,干部嘴上不再“唯GDP论英雄”了👨🏻🦳🧑🏿,想法里、做法里🏓、骨子里,还是在“唯GDP论英雄”🏥。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涵养的水源🚣🏽,是甘肃河西五市及内蒙古🏰、青海部分地区500多万群众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但是探矿采矿、旅游开发🚾、农牧业生产等活动𓀜,使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
就是这样面临着严重生态危机的地方,中央环保督察组前脚刚走,企业立刻开始排污。

对这些不顾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
2015年7月1日,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两份改革文件(如下图)🔣。

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
总书记特别形象地提出,长江“病了”,“病”得还不轻。长江经济带👼🏻,不能再走大开发的老路了。长江,承受不起缺少保护的开发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长江的上中下游,规划审议前又专程进行调研。
在调研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战略定位。他说,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思路很多,方案也很多📡,但是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去考虑👨🏽,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巴黎协定》的中国贡献
2015年12月12日,里程碑式的《巴黎协定》在经过艰难博弈后终于诞生。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评价中国在推动《巴黎协定》达成上,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
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特别代表 解振华🕵️:
在谈判《巴黎协定》的这个过程当中,当时斗争非常激烈,矛盾非常尖锐🦵🏼。习主席一直走在前面📁,亲自做工作。他要求各个国家要求同存异🗻👨🏿🔧、相向而行♻️🎀,要把最后的结果往中间靠😠⛱。习主席讲,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让我们做的,是我们自己要做的🧑🏭,这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2016年9月,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召开前夕,习近平主席亲手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中国批准文书,递交到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手中。

尽管中国面临着来自国内经济转型等多重挑战🎈,但是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上,中国承诺,令世界惊叹。到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2017年6月⛹🏽♂️🤳🏼,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但别国的态度不影响中国的行动,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行动派”。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全方位、系统性的变革
如今🧛🏼♂️,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在全国范围实施,启动实施了一批第三方治理项目🧑🎨;用能权🧑🏿💻、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交易稳步推进;出台了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绿色金融制度安排已经出台,将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各种金融手段🙋🏿,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日渐明显。
今年😏,充满改革创新意味的“河长制”,在全国范围全面启动实施5️⃣。河长们可以越过传统的行政边界👨💻👍🏼,按照生态规律来保护流域生态。

今年,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在全国范围停止。这标志着100多年来向森林过度索取的历史将终结🤙🏼。重点国有林区、国有林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的发展新阶段。
今年✨,生态补偿迈出实质步伐,明确跨界流域补偿基准。到2020年🧘🏻,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补偿将实现全覆盖。
生态文明建设 百姓获得感强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视野里,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因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快、成效大🏄🏼、百姓获得感强,一个又一个积极变化🔧,在人们的生活中悄然发生。
2013年到2016年🫀,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从3个增加到了84个;2016年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了78.8%,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城市颗粒物浓度和重污染天数持续下降;2016年,全国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虽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面临极大挑战,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资源消耗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已得到了初步扭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