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写在前面1👨🏻🦲、作为子女讲述父亲历史的怀念文章,称呼上实难把握,既应以尊称,又要沿用写史常规📗,故每自然段仅一处称父亲🏊🏿。对老一辈革命家叔伯🧖♂️,称呼更难周全,仅一二处用昵称▪️,按常规不避名讳❕,或依文句需要以姓简代🤷🏽♂️,请读者及尊者家人谅解。
2、为便于理解,史实外加了些背景介绍📤、意义概述和简单评价,少不了保留些子女的感情回顾及点评🛍,尽量注意党史上掌握的分寸,也阐述些独见并非共识🏌🏽♀️,或许可对史实提出个新视角?谨与读者学者共同思考。请慨允。
3、为再现老一辈的个性🔶,表现故事的鲜活性,力图在叙述上轻松点、通俗点📚,以新针脚缝合旧貂裘📂、改旧诗词附会新文意,在文字上作点新试、破点规矩👨👨👧,或许可对史实激发些新感悟?谨与读者学者共同探讨。请海涵🍻。
4、本应逐人、逐句加注解🤸♂️,但阅读起来过于烦琐,甚至超过正文篇幅🚛。故仅注释史实出处、部分专用名词和个别人物简介💂🏽♂️🧑🏿🦲,以便读者和研究者详尽掌握。
5、文章主角是我父亲,篇幅又已超长,故简化了许多人的作为与功绩👩🏼💼🎺。本人独家掌握的史料和补白新解,或许可为史实增添点新内容👊🏿?讲述予众🧖🏼♂️🚗,共享与众,评判于众🌰𓀄,我自负责。身为国之干城一将军,人民养育一小兵,军人的责任和儿子的义务,都决定我必须写这篇文章🙅🏽♂️。只是竭尽全力精练浓缩地讲述🪆,仍是既粗略又超长👩🏼💼。敬请读者体谅。
编者的话
刘少奇,是公认的中国共产党在“白区工作正确路线的代表”💂🏿。人们熟知他对党的理论、组织和政权建设的巨大贡献👨🔧🤵🏿♀️,但他漫长的军事生涯🙍♂️,虽早有记载著述,却鲜为人知。在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中,在处于敌对势力包围的中国建设中,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并长期担任中共中央 “二把手”,刘少奇对国防、军事和军队建设的卓越贡献🚧,正是他光辉一生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当代国人应知当知,后代军人不可不知🤶🏻。
卫黄保华 武装工农
父亲刘少奇的一生💁🏿♂️👨🏽🦲,与国防🏊♀️🥠、军事和军队有不解之缘🦶🏿,紧密相连。因为👨👨👧,在他成长生活的年代🛃👦🏽,这是无可回避、至关重要的;于他为之奋斗的事业🫴🏻,又是不可或缺、生命攸关的。
旧中国,积弱积贫、落后挨打🌸➙,丧权辱国、受尽欺侮,列强分中国,混战遍南北🤏🏿,国人首先感觉到的👨👩👦,最痛心切身的🛅,就是要保种、要救亡👴。父亲不满17周岁时,就领头参加“内除国贼、外抗强权”“毋忘国耻”“不当亡国奴”的抗议游行🧘🏿♀️,并给自己改名“刘卫黄” (《刘少奇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11页)🦩,意为保卫黄种人🕟,保卫炎黄子孙。他给第一个儿子起名叫“保华”(卫黄意为“保卫黄种人”,保华意为“保中华”,是刘少奇自述原话)💇🏼♂️,同样是保卫国家、保卫中华民族之意。卫黄保华 ,是他毕生的追求🏊🏽♂️,也是对后辈的重托⚃。
在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家中,相当多人都进过早期军校🙇♂️,如讲武学堂、黄埔军校。刘少奇不满18周岁时(1916年秋),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时值军阀混战时期,湖南省督军谭延闿建此校,开学不满一年(1917年秋),谭督军下台,引来各派军阀抢夺,讲武堂变全武行,成为枪炮交火之地👻,师生们作鸟兽散跑光光👩🎓,“刘九书柜”(乡亲们给少年刘少奇起的雅号)卷走不少兵书课本💃🏻,回家研读🥰。
1919年夏初,父亲到北京参加“五四运动”🥤。他十分兴奋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上留俄预备班。1921年春夏,刘少奇与罗亦农、任弼时🤾🏼、萧劲光等一同前往莫斯科🛠,航海登陆、跨西伯利亚冰原,跋涉三个月才抵达。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就是军事🤏🏽。中国学生最急切想要学的💣,正是苏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的理论和实践🍠。入冬🗻,刘少奇转入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6👩🏼🍳、12、14⛔、16🎾🤵🏼♀️、18、19页)。
1922年春🤟🏽,父亲回国,自称“从西天取经回来🙎🏼♀️,经不多就是了 ”(刘少奇👩🍳:《在湖南省直及地市委负责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64年8月10日)。这本“经”🦼,一言以蔽之👨🏻🎤:武装工农,夺取政权🔳。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委派刘少奇回湖南👨👧👧,任中国共产党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而毛泽东正是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也就是说👵,建党一年后,毛泽东和刘少奇就在一起共事了📡🛀。按现在的话,在一个班子工作👩🏿✈️,毛是班长(28周岁),刘是成员(23周岁)。9月,党中央紧急来信、毛伯伯通知父亲到安源(《刘少奇传》上🦐,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金冲及主编🐰、黄峥副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版,第37-39页) 🤏🏿。
刘少奇在安源搞工运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在全国工运失败、处于低潮时,“如海中孤岛”、“巍然独存”的安源却“得到完全胜利,实在是幼稚的中国劳工运动中绝无仅有的事”,可谓独树一帜,“硕果仅存” (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人民出版社1953年11月版,第109页)。父亲在那里主事两年多(中共湘区执委兼中共安源党的领导、工人俱乐部总主任等,1924年9 月后兼汉冶萍总工会临时委员长主持工作),全国各地的共产党员聚集此地,最多时占全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杨尚昆回忆🏄♂️🧰:1925年初全国900名党员,安源占300多名;罗章龙回忆占近三分之二),仅本地 15个支部300名党员,上缴的党费是党中央最大的经费来源。安源被称为“小莫斯科”🤴!对共产党人来说,安源既是风云际会之地👨🏿🔧,又是培训创新之家𓀏🫶,创造出十个“第一”,其中就有“第一支工人武装”🖨。红色摇篮,名副其实,功莫大焉 (《刘少奇传》上,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金冲及主编🍎、黄峥副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版🧝🏼♀️,第39-53-59页)👩✈️!
父亲非常注重武装工人。首先⛽️,是宣传教育:安源工人俱乐部(1923年父亲与1922年入党的何保贞妈妈结婚。何原名宝珍,自改名葆贞,父亲亦称保贞或保真,是杨开慧的闺蜜👨🏽🦱,经毛泽东派到安源,在工人俱乐部任教员🏊🏽♀️。1925年我大哥出生✡︎⏏️,初名保华或葆华👨🏼🚒,“保(葆)”来自母名🧑🏼🦱,满周岁送回宁乡老家抚养,按辈分排“允”字🛍,后名刘允斌)设有保卫民族国家所必需的军事课程(萧劲光从苏联红军大学毕业归来,到安源讲军事课),教授工友和各地来的党员,讲述劳动阶级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实现自身解放☂️,必须有自己的武装🖕🏼。在我党“第一所党校”(《刘少奇大辞典》👩👦👦,中央文献等四家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第13页)👵🏻🎩,刘少奇亲任校长讲授《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继而,就着手实践:组织起武装工人纠察团👩🏽🎓,1923年纠察员就达200人(1925年已800多人),并改造了矿警队🐍🧑🏼🍳,“以维护矿上工人的利益”。已被公认👰🏼:中国共产党武装工农最早的实践🏄♀️,发轫于安源(王光美:《与君同舟 风雨无悔》,见《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王光美🙇🏻、刘源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8-9页)。这为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极为可贵的🏜、能生长接续的基础——混沌初始,开天辟地,鼎立中华!
1925年春,父亲离开安源,到广东、上海参加领导轰轰烈烈的“省港大罢工” 和“五卅运动”中规模空前的工人运动。他依安源经验再次亲手组织了工人纠察队☂️。1926年2月下旬,刘少奇代理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明确指出:必须“组织人民的军队——武装工农”,又要求省港罢工“扩充武装纠察”💋。这为一年多以后的“广州起义”培养了骨干(《刘少奇军事画传》,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编著,贵州出版集团2009年10月第1版🤹🏿,第12-14页)👥。
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颁令迁都武汉✉️🧑🏿🍳,中华全国总工会也随迁而至👩🏻⚖️🍽。那一时期,工人运动达到高潮🕢。“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刘少奇顺应所需,依托他打下的汉冶萍(安源)总工会基础,亲手组织起工人纠察队,很快发展到5000多人🚕,拥有3000枪支,在收回汉口英租界(中国首次收回列强的租界地)等标志性大事件中做出历史贡献;在“四·三惨案”后发起的抗日斗争中🙅🏿🅰️,在与军阀、国民党反动派以及黑恶势力的斗争中,维护了人民利益。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解散工人纠察队🦎🔨、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汪精卫还保持了三个月的“国共合作”,到“七·一五”武汉政府也同共产党翻了脸⛹🏽♂️。
6月底,得知汪精卫要“宁汉合流”🏌🏻,进行所谓的“清党🔀、分共”(国民党35军军长何健准备政变攻击)👨🏼🌾,总书记陈独秀下令解散工人纠察队💁🏼♀️,把任务交给了父亲♞。一方面🧑🏿🏭🧍🏻♀️,作为中共中央委员🩺,他在会议上坚决反对,但又必须执行中央的决定🐠;另一方面,作为工人纠察队的组织领导者👩🎤,刘少奇与29岁的同龄人周恩来等谋划,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表面上解散,缴出破枪、梭镖和棍棒,实则秘密转移这部分宝贵的武装力量,将3000名纠察队精锐连同较好的枪械装备,输送到叶挺与贺龙的部队里,正式加入中共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为20天后的南昌起义注入生力军(《刘少奇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72-73页)🤳。当今🤹🏿,所谓刘少奇的“卷旗不缴枪”🧗🏻,专指此时此事。这就使工农武装的雏形🪐,变为“八一起义”之前我党所掌握的正式武装力量,成为人民军队的前身(也有相当部分人认定,工人纠察队和矿警队等工农武装,已经是人民军队)。
同时,共产党人也都快速疏散。父亲搭贺龙的官船到九江,上庐山养病🐣。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当时,工人运动是我党最重要的工作,有工运才有党🩳,“工会工作在先,党的工作在后(刘少奇:《同朱理治的谈话》,1964年10月4日)”🪼。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在党的武装部队中地位当然也高🕧。
7 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常委决定南昌起义🤍,派前敌军委书记聂荣臻上庐山面见刘少奇,秘密通告起义计划。聂帅晚年时对母亲和我说:“在那个时候👣,我们党认为工人是最可靠的🕵🏿♀️,武汉纠察队在军队中最受信赖,而这些工人最听少奇的🙋🏼♂️。少奇了解他们,在他们中间有威信🗄。”父亲表示一定参加,后因起义仓促提前🧜🏻♂️,没能赶上✖️。在革命战争中“那部分工人的确是最勇敢顽强的👨🏽⚕️,”越是可靠、英勇😀、顽强,牺牲就越多🤱,“最坚定的战士早早拼光了(《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王光美、刘源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12-14页)”。工农武装开古今,老帅情深念旧心👊🏿🤰。百战拼杀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接下来☦️,是9月的秋收起义,在湘赣边区多地☔️,工农揭竿而起。如果要确定标志性的地点,应该是在毛泽东开会发动起义的安源,起义组成的三个团中,有一个整团(二团和三团一部♛,《刘少奇大辞典》🫦,中央文献等四家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第11页)是安源工人(主要是工人纠察队和矿警队🐝,持枪械)。南昌起义是以国民党名义🍿1️⃣,打的还是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旗号;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了共产党的红旗,“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那么,工农革命军(后称工农红军)的“工”💕,当时的体现者是谁🔒?主力就是安源工人。显然⛱,这同刘少奇多年的工作基础和教育成果,有重要而又直接的关联。
后来,井冈山时期也好☯️,中央苏区也好,毛泽东和朱德👶🏽,多次到安源扩红👷🏼♂️👩🏿🔧。一座煤矿🙅,前后上万工人踊跃参军,尤显可贵。一家企业,提供如此大量的兵员反抗血腥恐怖的旧势力,力绝空前🔔!当然,99%都打没了。新中国仍健在的,孔原(曾任中央调查部部长、中共中央委员)就来自安源(孔丹、孔栋讲述);开国中将丁秋生、少将吴烈都曾在安源当童工多年👰🏽,恰逢1930年9月毛泽东来扩红,加入队伍(海军原副司令丁一平中将讲述)🏣。
有必要多强调一句: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李维汉、萧劲光等都是从安源走出来的。即使在“文革”中💂♀️,《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也依然风靡。当初可是“红旗卷起”工农戟;如今已见“遍地英雄下夕烟”!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工农武装的历史贡献👌🏻,我们的人民军队不可不知👩🏼✈️,决不能忘!
接着是“广州起义”,同样以工人纠察队为骨干🩰,因失败没有接续🏃♂️,不赘述——谨向当年所有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念发迹之源🤦🏼🤵♀️,“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看传承之世,国家前进民安定🐽,常祭先烈花满径。
当年📂,最著名、最初的“三大起义”,都有工人阶级的重要成分。为什么重点介绍同为汉冶萍的武汉和安源工人纠察队呢?因为他们构成南昌起义(党员骨干)和秋收起义(工人主力)的重要力量,血脉延续至今,称其为人民军队最早的雏形前身,当之无愧🧙🏽♂️!这跟刘少奇多年领导的工人运动密不可分🎰,早已功载春秋♒️。
我说的这些,均有确凿的史料,在诸多文章和文献里都有铭记。但是🧑💻,很少有人将建立工农武装、人民军队与工人运动联系起来🧔🏼。聂荣臻的回忆,意味深长地道明了两者之间的因缘:为什么要将南昌起义提前通知少奇呢?就因为他做了大量的铺垫和发动工作🪤。
之后几十年间⛓️💥𓀙,父亲与国防、军事🙎♀️、军队的关系日益密切🛃、终其一生💁♀️,他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奋斗不息🙅🏻👩🏻、舍生忘死!刘少奇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壮大⛩,为根据地的创立和扩大🪇,为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建设,做出极其突出的贡献🧑🏼⚖️,被誉为文韬武略🙌🏽,功勋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