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
一、病原学
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莱斯顿型和本迪布焦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5分钟即可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二🤵♀️、流行病学特征
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
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2.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3.人群易感性
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关。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
三🏫🦯、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8-10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
患者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病程第3-4天后可进入极期,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𓀝,包括皮肤粘膜出血、呕血、咯血、便血、血尿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受累,多在发病后2周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等。
四📈、病理特点
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的典型特点,可见小包含体和凋亡小体。
五、预防控制措施
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严格隔离控制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
登革热简介与防治措施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流行病学分类属虫媒病毒B组,血清学上分4个血清型,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班蚊)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登革热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大多数地区的高峰期与雨季相一致,广东省的高峰期是8-11月👴🏽。
一、登革热临床表现症状
1.发病较突然👩🏻🍳,有畏寒、发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常为24~36小时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
2.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3.伴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4. 表浅淋巴结肿大。
5. 皮疹🔥:于病程5~7日出现为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皮下出血点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5日。
6. 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脑炎样脑病症状和体征。
7. 有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一般在病程5~8日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腹腔出血🤰🏿。
8. 严重的有多器官大量出血、 肝肿大✍🏽,少数会引起休克🤵🏼♂️。
二、登革热的防控措施
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也无疫苗📷,预防是防制登革热的关键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主要措施如下👢:
(一)个人防护措施:
1.睡觉的时候要挂蚊帐,注意个人卫生。
2. 出门郊游要穿长袖衣裤、涂防蚊水。
3.不在树林🚽、草丛及水潭逗留。
4. 在平时多锻炼,注意休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5.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防止身体过多分泌乳酸而招蚊子,而且要少喝酒🛺。
6. 在疫情发生时,避免进入疫区,发现感染者必须及时报告。
7. 当自己出现登革热的症状时,及时检查、就诊🤵🏼♂️。
(二)环境控制措施:
1. 清除蚊子滋生的容器、水潭🐄🥃、树穴🧖🏿、轮胎积水等。
2.垃圾统一回收处理,保持生活区环境清洁卫生。
3. 在蚊子活动密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地使用学药剂进行杀灭🛌🏻。如厕所🧑🦳、水沟🈲、污水处理池等。
4. 宿舍应整洁卫生,定期灭蚊,睡觉时必须挂蚊帐🎈。
5.加强登革热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防控意识🦹♀️。
6、若出现发烧的病例须立即报告医务室🌗,如确诊患登革热必须隔离治疗😶🌫️。